第八百四十一章 公开透明-《大明小学生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在这场讨论平定倭乱方略的朝议上,秦德威提出的一年准备、来年围剿的方针最终得到了认可。

    一方面是因为秦中堂本身势力大,支持者力度大;另一方面则是朝臣对秦中堂办事能力认可度较高。

    毕竟这么多年下来,秦中堂除了争权夺利不干人事之外也没少干人事,别人也都看在眼里,无论敌我也都承认秦中堂能办事。

    此外,以左都御史屠侨、詹事张邦奇为首的浙党大臣,没有想让秦德威拿着尚方剑去浙江的,但最后也是反对无效的结果。

    连严嵩都不反对了,依从于严嵩的政治盟友又能掀起多大浪花?

    这里面的微妙之处在于,严嵩可能有放纵秦德威在浙江用尚方剑的心理,所以这次就没有尊重浙党大臣的意志。

    而浙党大臣虽然这次被严嵩卖了一次,却又无法背弃严嵩,因为他们没得选。

    在被秦德威所嫌弃的情况下,浙党这些大臣就别无选择,只能继续依附严嵩,不然就会面临被秦德威和严嵩双重打压的局面。

    反过来说,严嵩也正是把握住了浙党大臣的这层心理,所以才敢把浙党大臣的利益当“牺牲品”,他知道这帮人跑不了。

    如果谁以为浙党现在生了背叛严嵩之心,也不太可能,大家都是成熟的政客了,不会这么幼稚的。

    即便被卖了,仍然还要笑着去面对,这才是政治附属者的常态,不是每个人都像秦德威一样逆天。

    随后还是老规矩,辅政大臣们前往慈庆宫,向张太后奏报朝议结果。

    张太后面无表情的听完了奏报,却仿佛陷入了走神,坐在宝座上一言不发。

    当摄政的日子不像想象的那样美好,虽然不会再被虐待,吃糠咽菜坐草席的日子都过去了,但还是什么也做不了主。

    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当初那些给自己吃糠咽菜的太监和宫女,到目前为止,一个都没杀掉!

    作为一個名义上摄政的太后,这点要求很过分吗?但似乎所有人都在阻止自己!

    还有自己亲兄长张延龄,直到如今还是顶着从谋财到害命,再到阴图不轨的罪名,以候斩名义在天牢里继续被关着。

    自己提过几次,全都被朝臣搪塞过去,没人当回事!没人认为摄政太后的兄长不该被这样对待!

    朝政更不用说了,无论是姓严的还是姓秦的,似乎都是做好决定就来告知一声的态度。名为奏请实为通报!

    再回想起来,张太后感觉自己就当了两天的摄政。

    即嘉靖皇帝昏迷的第一天和第二天,群臣对自己还算恭敬,让自己产生了梦回二十年前的错觉。

    再然后就感觉,自己这摄政太后啥也不是了,群臣对自己基本上就只剩下敷衍了,连宫务权力都被迫交给了方皇后。

    以张太后的政治智商,委实想不明白这种“前恭后倨”到底是为什么。

    像严嵩这样的人来说,支持张太后摄政,只是为了防止方皇后摄政后与秦德威勾结。

    只要张太后上了台就行了,再然后就没什么用了。所以严阁老怕的不是张太后上台,而是害怕张太后不愿意上台。

    所以头两天才会拿出恭敬样子,哄着张太后摄政占位置,然后就没有然后了。

    秦中堂的出发点虽然与严阁老不同,但目的却差不多,都是哄完张太后上***事。

    之后要不要维持住恭敬,那就要看张太后有多大本事了,没什么本事也没势力,就别想从朝臣这里得到尊敬待遇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张太后先前对秦德威出尔反尔,既暴露智商又坏了信用,朝臣对张太后自然就没有什么投靠之心。

    再有一点,大臣疏远和敷衍张太后,也是防着嘉靖皇帝突然再次醒来。

    万一哪天皇帝又醒了,不至于因为和张太后关系太好而遭受(本章未完!)

    第八百四十一章        公开透明

    清算。

    但张太后当局者迷想不明白其中的套路,只以为所有人都辜负了她。

    今天秦德威居然过来索要尚方剑,要是嘉靖皇帝醒着,秦德威敢这样?分明就是看不起她这个摄政太后!

    所以听完了辅政大臣们的奏请后,张太后就开口道:“尚方剑需要皇上亲赐,哀家未敢擅自代替,此事还是作罢了。”

    秦德威诧异的抬起了头,没想到居然在这个环节上出了点幺蛾子。

    群臣朝议的结果基本就算是决议,只是到你张太后这里走个形式而已,你老人家点头同意就完事了,哪来的如此多问题?
    第(1/3)页